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
索 引 号 | 发布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 | |||
文 号 | 公开日期 | 2024-01-04 | |||
文 号 | 公开日期 | 2024-01-04 | 失效日期 | ||
名 称 | 区国资办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 ||||
关 键 词 | |||||
内容概述 | |||||
时效说明 |
今年以来,区国资办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积极落实国资监管各项工作,突出主责抓发展,敢于担当抓监管,攻坚克难抓改革,全面助力推动“双百”创建,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强化党建引领为核心,推动监管工作有序开展
区国资办严格落实党建责任清单,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强机关廉洁文化建设。一是加强党性教育。国资办利用每周四周学习日,组织学习党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内容、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干部职工不断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对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开展专项督查。二是强化廉政教育。积极开展“筑牢廉洁意识”主题系列活动,组织2次集中学习、2次实景教育、1次廉政知识书面测试。三是推进国企联村相关工作。协调国有企业推进2023年国企联村党建共建项目,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助推乡村振兴。在相关国企助力下,高家堰十堡挂面厂、十堡中沟苗圃基地已于今年5月建成投入运营,“辣椒小镇”15个现代化大棚已建成并已全部投入使用。四是开展四聚四促活动。国资办多次走访挂钩乡村,逐村入户走访,重点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身边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对村党组织的意见和期盼等。推动“学思想转作风 办实事聚民心”项目落地,督促国企做好相关项目落到实处。五是加强组织建设。会同组织部门筹建三大集团党委,做好新组建党委成立、选举等工作;统筹推进区内垂管企业党建工作。六是开展主题教育。制定主题教育工作方案和学习计划,组织全体党员专题学习2次;同时督促国有企业开展主题教育,制定国有企业主题教育指导意见并下发。
二、以完善国资监管措施为抓手,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严格规范企业投资项目管理。严格要求各监管企业执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市县国有企业竞争性领域投资监管的指导意见》、《淮阴区区属国有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区属国有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等文件规定,明确要求企业不断完善投资管理制度,明确投资决策主体和决策程序,按照企业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规划聚焦主业,严格管控非主业投资,投资项目要严格履行尽职调查、可行性研究论证、“三重一大”决策、法律审核、合同管理等程序,同时对所监管企业实施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明确禁止类项目和特别监管类项目。2023年以来,我办对监管企业开展投资项目备案1宗,出具投资项目回复意见书7份。
(二)主动规范企业产权交易行为。区国资办积极督促指导监管企业贯彻落实《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江苏省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操作规则》、《淮阴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严把国有资产出口关,坚持国有资产交易“阳光操作”,确保公开、公平、公正。要求企业对相关出售、出租等资产进行评估,履行公示、核准、备案等手续,国资办对相关程序的规范性进行审核,同时组织进行专家评审。2023年以来,我办监管企业资产评估报告备案3宗,根据资产评估内容,对2宗资产评估报告分别组织了现场专家评审会。
(三)做好企业年度考核工作。积极开展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工作,根据《淮阴区区管企业2022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办法》文件精神,2023年1月,对资产公司、园兴公司、恒兴公司、农发公司、农业总公司、水司、港口集团7家企业进行经营业绩考核。重点突出对区管国企的营业收入、利润、融资成本、资产盘活等方面进行考核,引导企业合理经营,防范风险,通过考核强化正向激励。开展好区管企业工作人员考核工作,根据区委组织部《关于做好2022年度淮阴区区管企业工作人员考核工作的通知》,重点做好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及普通员工年度考核工作,各企业将工作人员考核结果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国资办备案。
(四)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管理。按要求督促国企开展安全生产月、“厂中厂”检查、燃气非煤矿山等领域专项检察,并在重要节点、日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召开了国有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国企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安全生产宣讲和业务培训,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三、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为目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一)逐步推进区属企业优化整合。一是为持续推进我区国企改革,不断提升改革综合成效,区国资办结合我区各国有企业定位、业务类型及经营实际,在区领导的亲自指导下,牵头制定《淮阴区国有企业优化整合建议方案》。二是同步制定相关优化整合配套制度,包括《淮阴区区管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试行)》、《淮阴区区管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试行)》、《淮阴区区管国有企业考核办法(试行)》、《淮阴区区管国有企业职工薪酬发放指导意见》等,督促指导区管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三是淮阴区国有企业优化整合方案及配套制度已于2023年8月,经区十八届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和十三届区委常委会第87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明确定位、突出主业,改革转型、做强做优,聚焦主业、差异发展,统筹推进、平稳过渡”等原则,按照实质整合(化学融合)和财务报表整合(物理整合)两条路径,采取划转、退出、置换等方式,归并同质业务,降低公司级别,压减公司数量,重新构建股权架构,搭建3个园区板块、1个区本级板块的“3+1”区属国有资本布局,明确三大集团主业定位、发展目标。新组建的三大集团公司已成功挂牌。
(二)扎实做好国资管理十项重点工作。区国资办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研究制定了《淮阴区关于贯彻落实国资管理十项重点工作的通知》,细化任务清单,推动十项重点工作有序开展、落到实处。
1、积极落实企业管理层级压降工作。按照国企改革及国资管理十项重点工作要求,国资办印发了《关于压减区属国有企业管理层级的通知》,督促指导监管企业取消四级及以下子公司,严格要求监管企业摸清底数,制定取消方案、明确措施和责任人。目前3级以下企业已全部取消。
2、督促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工作。为进一步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激发企业内在活力,国资办积极探索推动“存量资产”变为“有效资产”的路径方法,对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工作提出了七点具体要求:一是成立工作专班,明确任务、责任到人;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落实措施,严格奖惩,全力推进;三是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户外大屏和区级新闻媒体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推广效果;四是按照“一处一策”的原则加速推进每一处存量资产的盘活;五是严格规范存量资产处置程序;六是坚持周报机制;七是加强督查考核,将盘活存量资产工作纳入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今年以来,全区盘活房屋类存量资产约43.36万平方米,盘活土地类存量资产约5.27万平方米。
(三)统筹区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管理工作。我办按照《区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管理工作方案》、《区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管理无偿划转方案》、《关于区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房屋、土地集中统一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区级行政事业单位所属企业集中统一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规定,统筹协调推进全区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资产处置标准、工作步骤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高效落实。对行政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结合淮阴区国有企业优化整合工作,按照主业定位、业务板块,划入到对应集团公司;对经营性固定资产,有证资产全部移交区属企业统一经营与管理;无证资产原则上先补办产权证,然后再进行移交。我办组织召开相关工作推进会2次,统筹协调所涉经营性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印发工作专报1期。截至目前,涉及经营性固定资产的22家单位与资产接收方区属企业完成了资产对接工作,并已完成7处资产划转工作、18家行政事业单位所属企业产权关系划转工作。
四、以完善企业监管制度为重点,加强债务风险防范
(一)强化融资成本压降。今年以来,区国资办积极开展债务风险防范工作,坚决落实“控总量、减数量、调结构、降成本、促转型、建机制、压责任”七项总体要求,严格控制债务规模,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落实主体责任,统筹防范债务风险。要求融资平台公司“一户一策”制定融资成本压降方案,加大高成本债务置换力度,逐步优化存量债务结构,引导金融机构合理让利,降低中间费用成本。
(二)加强债务规模管控。我区积极围绕“清、规、控、降、防”五项工作要求,细化管控措施,坚决守牢不发生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一是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国资办定期对平台公司银行账户、资金安全进行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责成企业立行整改,确保问题发现在早、整改在小。二是实行融资计划管理。统筹制定全年债务增长管控目标,区属国有企业结合年度内还本付息、投资、企业运营等资金需求以及年度内融资到账、运营收入等情况编制融资计划,由企业总经理办公会、董事会研究通过后,报区国资办备案。
2024年工作计划
区国资办将继续贯彻落实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优化国有资产布局结构,提升市场化经营能力,积极落实国资监管各项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政治站位,抓严抓实抓紧党建工作。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抓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持续发挥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集聚优质资源,加快提升国企改革效能。扎实开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推动区属国企市场化转型,督促指导新组建的三大集团公司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在完成优化整合的基础上,尽快实现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的转变,推动资产、资源、资金向优势产业、优质企业集中,加快推进企业主体信用等级提升,增强企业自身造血功能和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督查指导,不断提高国资监管水平。继续规范国有资产的处置和租赁等行为。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规范国有资产处置的办法和程序,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国资管理监督检查,重点对企业资产管理、产权管理、投资管理、人事管理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意见,全面提高企业国有资本营运效益。加强对企业业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定期组织区管企业经营与管理等专题培训会。
四、加大盘活力度,逐步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在区政府统一部署下,督促企业充分利用产权交易市场公开处置存量资产,广泛征集意向受让方。同时结合存量资产的不同情况,各企业继续多途径寻求盘活房产、规范租赁、调剂使用、公开拍卖等多种处置方式。加强与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联动,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
五、严控债务规模,持续优化平台债务结构。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平台公司经营性债务相关工作,督促融资平台合理控制债务,有效防范化解区管国有企业债务风险。加强区管融资平台公司数量及融资总量控制,改善融资产品结构,稳步压降非标类融资产品规模,有效管控融资成本,积极置换存量高成本债务。
六、守住风险底线,强化审计巡察问题整改。重点对国企融资、对外投资、债务管控、参股企业管理、基金管理等高风险领域发现问题紧盯不放,一件一件整改。将追赃挽损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并逐步机制化和制度化。对标对表中央省市要求,在牢牢守住风险底线的同时,深入推进融资平台数量减少、层级压缩、集团重组、主业重构、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