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淮阴区人民政府 今日淮阴 专题专栏 解放思想大讨论 
十九大精神百问(十)

2018-11-29 09:41 来源:淮阴区人民政府 字号:[ ]

“劳有所得”如何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就业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年均在1300万以上,城镇的调查失业率、登记失业率都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然而,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在就业方面,人们不仅希望能就业,更希望就好业,期盼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要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实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劳有所得”的目标,应该继续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要继续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就业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相结合,在发展经济的过程当中,多创造就业岗位,特别是高质量的就业岗位。第二,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来提高劳动者就业的能力和转换岗位的能力。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就业面临着两个方面的矛盾:一方面是总量压力依然很大,未来三年,城镇每年需要安排的就业人员仍然超过1500万人;另外一方面,结构性的矛盾更加突出,高校毕业生、青年学生的“就业难”和一线普工的“招工难”并存。为了解决结构性矛盾,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制度,坚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岗位匹配的能力。第三,继续坚持创业带动就业。创业对就业有倍增效应,因此,要在贷款、融资、场地等各个方面对创业提供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第四,要维护劳动者权益,特别是平等的就业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破除社会性流动的障碍,让人人都能够通过自身的劳动,实现自身的价值。第五,要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特别是加大互联网服务,能够让每一个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都能够在公共服务体系当中得到政府的帮助和支持。

 

“学有所教”如何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教育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公平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但是,我国教育事业仍存在一些短板,我国城乡之间义务教育质量差距仍然很大,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那么,未来我们该如何向十九大提出的“学有所教”目标迈进?

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把握好素质教育时代特征。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进教育公平,补齐民生短板。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重中之重是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这是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标本兼治之策,也是促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与农村共享的关键环节,将充分彰显教育权利和机会公平。重点从县域做起,逐步向有条件的市域扩展。要办好学前教育,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到2020年,学前教育(即幼儿园)毛入园率要从目前的77.4%上升到85%,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要由目前的60%多上升到80%以上,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提高保育教育质量。要办好特殊教育,为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提供免费高中阶段教育,更好保障残疾人基本教育权利。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2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不断提高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第三,以创新发展理念统筹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办好网络教育、继续教育,打造符合国情实际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幼有所育”如何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其中,“幼有所育”作为十九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应该如何实现呢?

“幼有所育”,即让所有0—6岁的学前教育的适龄儿童得到更好的养育、教育。2016年,全国幼儿园达到24万所,比2012年增加5.9万所,增长32.6%;全国在园幼儿4413.9万人,比2012年增加728.1万人,增长19.8%;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7.4%,五年提高12.9个百分点,提前完成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70%基本普及目标,也超过了中高收入国家73.7%的平均水平。

但是目前,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仍未解决,好入园、入好园仍是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全面两孩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新挑战。“幼有所育”的要求,促使学前教育从 3—6 岁逐步拓展到0—6 岁,以实现所有幼儿的平衡发展。到2020年,我们学前教育(即幼儿园)毛入园率要达到85%,普惠性的幼儿园要占到幼儿园的80%以上。学前教育应为每个幼儿提供认知、情感、能力与行为发展方面的良好支持,应高度关注农村贫困家庭的幼儿教育。

下一步,教育部将采取五方面的措施,力争在“幼有所育”上能够取得新进展。一是坚持发展与质量并重,着力化解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二是进一步制定强有力的监管措施,压实监管责任,加大督察力度。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四是要明确教师的行为规范。五是积极推进学前教育立法,目前教育部正进行学前教育立法调研,为学前教育依法办园、规范管理提供法治保障。

“幼有所育”既是公平概念,要求为所有儿童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也是质量概念,要求提供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及家庭教育。十九大报告提出“幼有所育”,正是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民生蓝图的体现。要把“幼有所育”的步子迈得再大些、再快些,不负“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的承诺。

 

如何理解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供了根本遵循。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坚定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和充足的底气。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党带领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和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坚定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有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繁荣兴盛,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96年的奋斗历程中,归根结底就是靠文化自信带领人民不断前进。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增强文化自信,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文化自强。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 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我们要增强时代责任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成发展的土壤。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的意义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的意义何在?

有利于加强党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可以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有利于发挥党总揽全面依法治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涉及面十分广泛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可以统筹各环节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

有利于补齐短板,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它改变的是人们的观念、改变的是人们的行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但仍有不少短板和弱项,特别是相对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其他三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来说,全面依法治国相对比较薄弱。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可以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提高全面依法治国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

 

为什么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持续关心关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要求领导干部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交往成为君子之交,做到“亲”、“清”两个字。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原则和方向。

第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国家,发展依然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发展历程表明,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指引下,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现了快速发展,在促进增长、推动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有利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政商关系是市场经济绕不开的一个重要问题,形成良性循环的新型政商关系,对于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用“亲”、“清”二字来定位政商关系,揭示了我国新型政商关系的本质,不仅让政商双方在交往中都有规可依,更给领导干部如何同民营企业家打交道划出了底线、拓展了空间,也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指明了道路。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就是要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该营造的环境营造好,该制定的规则制定好,该提供的各种服务真正服务好,让企业家有用武之地;就是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使领导干部更多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为企业服务,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廓清了长期以来处理政商关系存在的误区,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三,要做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积极践行者。新型政商关系,新就新在“亲”、“清”这二字上。“亲”就是亲近,强调双方真诚交流;“清”就是清白,要求彼此光明磊落。对领导干部而言,要对企业家“亲”上加“清”,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如何做到“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家接触和交往,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关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真心实意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如何做到“清”?就是同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打交道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与民营企业家“亲”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守底线,讲规矩,在与民营企业家交往过程中必须坚持两袖清风。对民营企业家而言,要在“亲”中守法诚信,自设底线,切实做到法律的“高压线”不能碰,道德的“警戒线”不能越。要在“清”中洁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树立正确义利观,不能见利忘义。要十分珍视和维护好自身社会形象,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全面开放新格局主要“新”在哪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就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的前进方向。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看,新格局的深刻内涵主要“新”在以下5个方面。

第一,“新”在突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上。“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4年来,“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取得丰硕的建设成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以此为引领,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进一步推进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新一轮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携手构建务实进取、包容互鉴、开放创新、共谋发展的“一带一路”互利合作网络。  

第二,“新”在拓展对外贸易强调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上。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发展,我国货物出口规模全球领先,服务贸易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新形势下,要坚持创新引领,大力支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加快成长,鼓励更多优势服务出口,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支持创新型、创业型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展,不断激发外贸增长的新动力,实现外贸发展由大到强。

 第三,“新”在要求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上。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推进双向开放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已成为双向投资大国。新形势下,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既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更要充分认识外商投资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向更高形态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通过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外商权益保护等途径,增强我国的国际引资竞争力,吸引更多优质的外国投资者参与我国建设。要实行更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进一步挖掘双向投资潜力,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为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发挥更大作用。

第四,“新”在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上。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较快发展,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新形势下,应牢牢坚持走出去服务实体经济的大方向,鼓励更多企业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主动对接国际高端要素,积极构建有利于整合全球资源的价值链、供应链、物流链,增强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做强做大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主体。要积极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坚持建设、运营一体化,带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服务走出去,促进国内产业升级,提升实体经济发展腾挪的空间。

第五,“新”在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上。一直以来,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等开放高地,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大多为开放洼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过去我们的开放主要基于沿海地区,面向海洋、面向发达国家,今后这个方向的工作还要继续做。同时要更多地考虑中西部地区和延边地区的对外开放,进一步向西开放,向周边国家开放。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关键要在3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整合升级内陆已有开放平台,重点聚集各类政策资源,创新考核评价、公共服务、开放合作等机制;二是培育一批贸易投资区域枢纽城市,重点是把具有特色产业优势、物流网络优势、要素集聚优势枢纽城市的区域辐射力突出起来、发挥出去,形成带动内陆发展的新的增长极;三是提升沿边开放平台功能,重点是搞好17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和2个跨境经济合作区,深入对接“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大边贸支持力度,扶持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兴边富民。

 

为什么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这给全国农民群众吃下了又一颗定心丸。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成果,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从2023年开始,我国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将相继到期。到期后再延长承包期30年,有利于形成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激发农民群众增加农业投入、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格局,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引领作用,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形成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有利于保护和实现进城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促使有条件的农业人口放心落户城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延长承包期30年,意味着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的30年内,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制度不会改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承包集体土地的基本权利不会改变。一方面,农户拥有依法承包集体土地的权利,国家将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和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等权利。另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农村社区集体作为土地所有者的行为,不断健全集体经济组织民主管理制度,确保集体有效行使土地所有权、集体成员平等享有土地承包权,通过积极探索和不断丰富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具体实现形式,不断完善和发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延长承包期30年,涉及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也涉及一些重大土地关系的确定。比如,“到期后是顺延承包,还是打乱重分”“举家进城的,是否保留土地承包权”等农民群众高度关注的问题,中央高度重视,并正在抓紧研究制定方案。总的原则是,土地延包将坚持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坚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稳定,尊重农民意愿和主体地位,顺应推进农业现代化,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有关部门和各地将积极做好基础工作,特别是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做好与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衔接,为延包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还将按照中央确定的政策,修订相关法律,建立健全推进延包、维护农户土地承包权益等方面的相关制度。

 

什么是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庄严地写入了党章,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导向和农业农村短腿短板的问题导向作出的战略安排。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进一步调整理顺工农城乡关系,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源条件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短板,显著缩小城乡差距。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也是生态的振兴、社会的振兴,文化、教育、科技、生活的振兴,以及农民素质的提升。产业兴旺,就是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生态宜居,就是要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业,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乡风文明,就是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文明新风,全面提升农民素质,打造农民的精神家园。治理有效,就是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生活富裕,就是要努力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势头,让广大农民群众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在增加农业支持总量的同时,着力优化支持结构,提高支农政策的效率;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农民工在城镇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