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今日淮阴 专题专栏 解放思想大讨论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指标释义

2018-12-12 09:10 来源:淮阴区人民政府 字号:[ ]


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高质量发展是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上述主要预期目标,考虑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符合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际”。

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12月25日至26日在南京举行。全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任务,动员全省上下以新时代新作为谱写江苏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全会明确了明年全省工作总的目标任务,强调要按照中央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全会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江苏作为东部发达省份必须扛起的重大责任。要以高度的责任自觉和使命担当,结合江苏实际全力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要围绕经济发展高质量、改革开放高质量、城乡建设高质量、文化建设高质量、生态环境高质量、人民生活高质量这“六个高质量”发展任务。

7月27日,市委召开七届七次全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部署和关于解放思想大讨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工作要求,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实干,奋力开辟淮安高质量发展新境界,加快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会议通过了《中共淮安市委关于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市委姚书记指出,全市上下要咬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系统推进、重点突破,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彰显淮安作为。

一要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大力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厚植产业优势,加快产能优化,强化创新驱动,加强企业培育,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二要注重增强发展活力,全力推动改革开放高质量。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全面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广泛集聚各类高端要素资源。

三要强化中心城市引领,全力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坚持走特色化、内涵式城乡建设之路,做优布局形态,提升品质能级,建设美丽乡村,全面提升城乡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四要树立高度自信自觉,全力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回应广大群众不断升级的精神文化需求,筑牢文化自信,打造文化标识,壮大文化产业,提升文化服务。

五要加快建设美丽淮安,全力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抢抓用好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重拳治理环境问题,源头防治环境污染,健全环境保护机制,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六要突出增进民生福祉,全力推动人民生活高质量。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保障高质量民生供给,拓展居民增收渠道,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七要打造安定有序环境,全力推动社会治理高质量。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筑牢平安稳定基石,发挥法治引航作用,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全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八要强化管党治党责任,全力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建强基层战斗堡垒,科学精准选用干部,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让全市各级党组织真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党员干部成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奋斗者。

今年,我省将按照省委“六个高质量”的发展要求,对设区市开展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对县(市、区)高质量发展进行监测评价。同时,根据全市年度综合考核的相关要求,市委、市政府在对各县(区)进行科学跨越发展目标考核的同时,也将对各县(区)高质量发展省定考核目标进行考核。

二、考核内容

今年,科学跨越发展与高质量发展将同时进行考核,高质量发展考核主要有市高质量发展省定考核目标和省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两个部分。

市高质量发展省定考核目标共有24项考核指标。其中,共性指标共计18项,占70分,分别由数量类正指标(越大越好),如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构成;数量类逆指标(越小越好),单位GDP能耗、PM2.5浓度等指标构成。按各县(区)完成实绩分别计分。个性指标共计6项,占30分,根据各县(区)发展阶段与地域特点,由县(区)自报,市审核,分别确定6项17类考核指标,完成目标任务得满分,未完成按比例扣分,超额完成不加分。

省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指标共有35项,主要根据省委提出的“六个高质量”发展任务提出,年终根据省对县(市、区)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结果,实行无量纲化计分。

科学跨越发展考核根据市考核办《关于印发<2018年度县区科学跨越发展考核指标计分办法>的通知》(淮考办发〔2018〕8号)进行考核,与高质量发展考核重叠部分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调整后总分320分,最终得分折算成百分制。

关于年度市对区综合考核总分计算方式为:高质量跨越发展考核得分=科学跨越发展考核指标得分×(省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得分÷80)。

在全市综合考核中,根据市考核规定,在没有出现第四等次的情形下,按照25%的比例确定第一等次,即:第一等次2名,第二等次3名,第三等次3名。

根据省委“三项机制”、年度综合考核要求,根据各设区市对本地区年度综合考核结果与省对县(市、区)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结果,在全省范围内评选20个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和20名优秀县(市、区)党政正职。

三、指标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