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淮阴区人民政府 走进淮阴 千年古城 
康熙御坝和顺黄坝及其乾隆皇帝的四龙碑

2017-04-20 16:30 来源:淮阴区人民政府 字号:[ ]

               康熙御坝和顺黄坝及其乾隆皇帝的四龙碑

                             葛以政

    码头镇有个玉坝村,其实原先叫御坝村,康熙三十八年之前就是清口的所在地。御坝村得名于康熙治水。

    黄河淮河交汇于清口,高家堰大堤抬高淮河水位,“蓄清刷黄”,逼黄河北行东流入海,以保证漕运畅通。此时的清口已不再是黄河的入淮处,而变成了淮河的入黄处。《咸丰清河县志》记载:“康熙间,黄河直抵惠济祠前始折而东,逼近清口,易于倒灌,屡开北岸陶庄引河未能奏效。三十八年(1699年),圣祖临视,指授方略,令侍卫肩椿订立即于其处挑水坝。”该挑水坝筑成后,被称为御坝,御坝“逼黄河大流直趋陶庄引河,循北岸而行。”自此“淮水从清口畅流敌黄,绝无黄水倒灌之患。” 河工遂初步告成。

    《光绪丙子清河县志》记载:康熙四十二年(1673年)“又自挑坝至御黄西坝,接筑顺水堤。雍正八年于坝下接筑头二三坝,至乾隆四十一年改挑陶庄迤北新河,并筑拦黄坝,河遂北徙,越过惠济祠远甚。清口西岸昔日黄流经行之地民居稠密,情形不同矣。”

    《咸丰清河县志·乾隆四十二年河口图》记载:乾隆四十一年“又自拦黄坝南坝头至御坝顺水堤止筑拦堰一道,又自拦黄坝后起至顺水堤尾止筑撑堤一道,又自拦黄坝北尾起至河尾止于新堤之南筑束水堤一道,又于拦黄坝之外筑土埽坝一道名顺黄坝,以为重障焉。”

     从康熙御坝到顺黄坝的修筑过程可以看出,清黄交汇之处是不断由南向北移动的,康熙到乾隆年间黄淮交汇处的治理是多么重要,多么复杂!

    据《咸丰清河县志》记载:乾隆四十三年,顺黄坝建有河神庙。

    民国时期抗战前夕出版的《淮阴风土记》云:“去陶家闸而行,过黄河,益南登顺黄坝上,东望码头镇,万瓦沈沈 ,午烟直上,杨柳风来,隐闻百丈牵船之声。……瞥见有二三片石,卓立东北,摄衣往观,乃见碑四,其高皆丈许,有一碑倦而覆地。野人告余,此地为河神庙废基,庙为乾隆四十三年敕建,诸碑皆砌于殿壁,岁久庙圮,乡民争取零砖断甓以去,惟碑得留。余就读其文,一为河神庙碑记,一为河复记,余皆御制诗,并乾隆所撰也。碑阴尽敕清文,蠕蠕然不可辨识。逆意所云,必亦与汉文大旨无爽。诸碑大都追次本末,明引河之议出自宸衷,……”

    河神庙殿堂厅轩今已无存,庙内所峙四块御碑,邑人呼之曰四龙碑,1968年亦遭损毁,残碑仍存。四龙碑上乾隆皇帝的御笔诗文很长,其诗文撰写的时间和题目是:一、乾隆四十二年五月,《陶庄河神庙碑记》;二、乾隆四十五年仲春,《陶庄河神庙瞻礼六韵》;三、乾隆四十五年暮春,《河复记》;四、乾隆四十九年仲春,《陶庄河神庙瞻礼叠庚子诗韵》。

    现在的御坝遗址东西走向,长约2公里,高4—6.5米,上宽60—160米,下宽100—200米。坝顶铺设一条公路,坝顶公路两侧全为民居。

    现在的顺黄坝坝体为南北走向,东西宽约82米,部分地方高出地面2.5—3左右。2008年底,在明远路路基穿过顺黄坝的地方发现了清代治河重要遗迹,淮安市博物馆考古部采用开探沟的形式,进行了两次发掘,揭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遗迹现象,主要有埽工、木桩、草绳石工堤坝以及石工缝隙中的钱币等。 两次发掘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对研究诸多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康熙御坝和乾隆顺黄坝是清代治河、导淮、济运的重要历史见证,对研究清代河务、漕运和黄河水患及河道变迁等都有重要意义。

                               (淮海晚报》2010.10.17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