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淮阴区人民政府 走进淮阴 千年古城 
枚乘故里

2020-02-28 10:10 来源:淮阴区人民政府 字号:[ ]

徐业龙

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不少父子俱负盛名的文学家,其中最早的还要数西汉的“二枚”──枚乘及其子枚皋,他俩都是著名的辞赋家。尤其是枚乘的代表作《七发》为汉代主要文学形式之一的“汉赋”奠定了基础。《七发》非常有名,由于后人仿作很多,如《七激》、《七兴》、《七依》等等,在赋中“七”成了一种专体。

枚乘的才干,不仅表现在文学上,而且还反映在政治上。他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不避个人安危,极力劝说吴王濞不要谋反。为此枚乘写了前后《谏吴王书》,只是利欲熏心的刘濞始终不肯采纳,以至于最终被朝廷击败而擒杀。枚乘见吴王不听谏阻便离吴到梁,受到梁孝王刘武的重用。此后,曾一度被汉景帝召为弘农都尉,但不久又回到梁国。这样,直到公元前143年梁孝王逝世,他才倦游东归淮阴故里。汉武帝刘彻非常欣赏枚乘的才华,他在做太子的时候就听到枚乘的文名,接位以后特地以“安车蒲轮”征召他进京,枚乘因年事已高,不堪风霜,不幸在途中死去。

枚乘到梁国的时候娶了一个小妾,生下幼子枚皋。枚皋长得聪明伶俐,很得他的钟爱。遇有宴游,他多半把小枚皋带在身边,不少人已把他作神童看待了。枚乘东归故里的时候,枚皋已10岁出头。这时,枚皋生母故土难离,枚乘只好让她母子留在梁国。枚皋20岁的时候上书武帝自称枚乘子,武帝见枚皋才思敏捷,便拜他为郎,长期作武帝文学侍从。

毛泽东也非常喜爱《七发》。50年代中后期,神州大地上成功地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不少人在歌声舞影中陶醉。在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向与会者发出警告:有些人在生病呀!病得很厉害,不是打针吃药能够治好的。要想治好它,请读一读两千多年前一位大文学家枚乘的文章——《七发》,他还写了一篇《关于枚乘(七发)》的作品评论在会上印发。一时间,在全国有文化的人们中,形成了一阵“《七发》热”。

古镇码头是枚乘的故里,历史上这里有多处与枚乘父子有关的历史遗迹和纪念建筑。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枚乘宅、墓,在县南二百步。”《咸丰清河县志》亦记载:“枚皋墓在淮阴故城,枚乘宅在淮阴故城南二百步,韩亭在淮阴故城南,枚亭在淮阴故城北,步亭在淮阴故城西,娑罗树碑在淮阴故城南二百步……。”淮阴经历水患战乱,有关枚氏父子的古迹,早已荡然无存。为了纪念枚乘父子,引领人们去感受古镇码头刚柔并济、亘古绵延的历史文化2008年,淮阴区人民政府投资700多万元,建设枚乘故里景区,将通过枚乘、枚皋父子历史故事、文学作品及历史文化遗迹的展示,告诉观众与枚乘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枚乘、枚皋的杰出成就,相关成语典故的由来,以及大辞赋家忠诚为国的优秀品质和独步天下的文学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