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走进淮阴 千年古城 
武功将军范维增

2019-05-24 11:25 来源:淮阴区人民政府 字号:[ ]

毛立发

  将军名维增字寿田,淮阴县码头桃园人,出生于治水兴农世家。清末,因功因德,荣获清廷授予武功将军封号。将军承家传,少年习武能弓善骑射,知水性,精通治水谋略。及长入河营,由哨兵起至哨长,洪湖营把总、千总、盐城守备,庙湾水师游击,严守海防,戎马一生,治水有方,爱民如子,守土尽职,大吏器重奏请加封晋爵。以忠勇、尽职、坦诚、孝悌、爱民、廉洁著称。晚年思想维新,赞成共和,功绩累累名垂清河、盐城、阜宁三县地方史册。事略虽不显赫,确属难能可贵。

民间传说割股入药可治疑难重症。将军父病、母眼失明,将军一片孝忱,割股入药治父病,每晨用舌尖舔母眼球。半年父病竟愈、母眼复明,里人相争传颂。

盐阜地势低洼常遭大水、良田遍成泽国,粮食歉收灾民流离。为政之道首推治水治荒,将军花甲之年,每遇大水必赤脚冒雨率军民抢险,筑提、保圩、调查勘察水情水势。灾后,一面组织生产自救,严禁粮食出境,制止面粉企业来盐阜收购小麦,打击富户囤粮居奇,官府开仓济赈,抑制粮价确保灾民度荒;另一方面组织军民开河筑堤,以为安民之本长久之计。

清末维新运动,继则革命党兴。将军激进倾向共和,淮阴老子山同盟会员毕公,将军之亲家也,事泄地方政府追捕,毕公隐至军中,将军待之以上宾,纵论国家兴亡之大事,竭力保护其安全。

光绪末年盐阜有马玉仁者,不满清政府腐败无能,聚众结义,以盐匪罪被擒,将军审之,见其身材魁梧。气宇轩昂,惜之。问何以为盗耶?答无惧色,后拮之曰:国弱民贫,饥寒交迫,不相挺走险何以生耶?将军奇之,暗想:有抱负,非匪也。遂释之,并嘱远走。辛亥革命玉仁入民军,与清军激战屡建战功,民国初被委为淮扬镇守史驻防淮阴,斯时将军已过世,玉仁由地方绅士安石衫公陪同,微服拜见夫人行请安礼,以报将军之恩德。

将军洞察时局,认为列强入侵,操大刀长矛敌不过西夷之坚船利炮,建国因循守旧敌不过东夷之维新,科学之昌明,恃武不足以救国,恃文方能改革政弊兴国富民强军。乃教五子弃武习文报效国家。

将军一生为官两袖清风,无家门宅第,更非巨商富贾,所居淮阴北门西后街房屋,租赁于李氏耀先者,辞世后益贫,除留下肃静回避虎头牌、红顶子朝帽、朝珠、朝服、朝靴、弓、剑外别无遗产。将军之德感昭救世,教化一方。

日月荏苒,将军虽辞世百年,但他的无尚之品德,一直永垂后世。

每年,不仅在美、在台的振衍、振宗、振坤等后裔前往其墓地祭拜,而且地方政府及邻里乡亲也视之乡里伟贤而不断传颂,并将其将军之墓立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