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8 09:19 来源:淮阴报 字号:[大 中 小]
1941年初,国民党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皖南事变”。军长叶挺被俘,新四军遭到了重创。随即,党中央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统一指挥华中地区的抗日斗争。
当时,新四军第三师七旅十九团在淮阴县、淮安县、涟水县、沭阳县以南地区坚持抗战。
新四军在日伪顽的三面夹击下艰苦抗战,斗争十分艰苦,伤亡大,患病的也多。在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日寇反复地进行“扫荡”、“清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并采取步步为营的碉堡政策,妄图将新四军置于死地。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和封锁,新四军必须灵活机动地与日伪顽周旋作战。
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如何妥善安置并医护伤病员,就成为能否保证部队战斗力的重大问题。鉴于我军当时身居敌后,没有可靠安全的后方依托,伤病员无法随队频繁转移。为此,团长胡炳云决定选择一处群众基础较好,敌情相对宽松的地点,组织得力的医护人员,就地安置伤病员。
经过仔细分析和研究,最终选定了敌我活动的边缘地区淮阴县新渡口的张庄。
1941年冬天,卫生队副队长的雷荣辉,奉命与团民运股、供给股等单位的留守干部王芳、胡芳芝等带领医护和后勤管理部门20余人,将60余名伤病员(其中,无法行走的重伤员6人)和胡炳云团长的爱人史伟(已怀孕)以及行动不便的家属多人,在夜色的掩护下,秘密地进驻新渡口的张庄。为了保证绝对安全,所有人员全部是当地老百姓的装束。
进庄之后,他们马上与地方干部一起,将伤病员分别安置在觉悟较高的群众家中。为了便于照顾和联系,一户安排2人,由于房屋紧张,有些伤员就住进了地窖里。庄上的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接纳了子弟兵。他们把伤员接到自己的家里,像对亲人一样加以照顾。排长刘志平的下肢骨折,行走困难,被安置在一姓张的老大爷家里。张大爷日夜照料刘志平,还拿出家里仅存的细粮让刘志平吃“专供”。为了让刘志平尽快康复,张大爷还将家里正在下蛋的老母鸡杀了炖给刘志平补身子。刘志平行走不便,张大爷就背着他进进出出。在张大爷的照顾下,刘志平的伤势恢复的很快。
当然,也有一些村民对新四军的到来有顾虑,怕被敌人发现连累自己。新四军卫生队就耐心地向他们宣传“抗日救国,人人有责”的道理,向他们保证,一旦出现敌情,会迅速转移,不会给群众带来危险和麻烦,这就逐渐取得了群众的信任。当时,由于新四军“一穷二白”,粮食供给都是依靠当地群众提供,也只能给群众打欠条,承诺将来有条件再偿还。(石东旗)
条件艰苦,对经受过残酷战争环境的新四军伤病员来说,并不可怕,担心的是被敌人发现。新渡口的张庄离淮阴县城只有十多里,敌人经常出来“扫荡”,一旦来不及转移,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们密切注视敌人的动向,一有情况马上组织人员及时疏散、转移。一些实在走不动的伤病员,就让他们躲进老百姓家的山芋窖里,其他人和群众一起离开村庄,等敌人走了再回来。
由于民运股的王芳是淮阴县本地人,在当地有较强的社会关系网,消息十分灵通。另外,张庄的伪保甲长也都是白皮红心,日伪军来了就出来应付周旋,在张庄期间,敌人“扫荡”了几次,都没有发现我新四军伤病员的蛛丝马迹。
就这样,他们在张庄整整隐蔽了两个多月,伤病员得到了精心的照料医治,伤病基本痊愈,才告别张庄,回到了盼望已久的部队。
当年,60余伤病员疗伤养病的新渡口张庄,就是如今的淮阴区新渡口街道新渡村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