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走进淮阴 淮阴旅游 
淮阴地名特色及其文化意蕴

2021-11-22 10:13 来源:政府办 字号:[ ]

徐业龙

 

 

地名是人们对特定方位、特定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所赋予的专有名称,地名的来源及更迭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轨迹,具有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经济、民族、社会等科学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淮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千百年来,这片热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朴实的淮阴儿女,同时也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地名。这些地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更替、代谢,和当地的地理环境、历史古迹、人物典故、风土人情都有密切的关系,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它不仅是历史文化信息的一种载体,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淮阴的历史脉络、文化底蕴和气质品位。

一、水利地名

淮阴自古处在泗水入淮处或黄河、淮河、运河、洪泽湖的交汇处,于是治水历史也源远流长,境内百姓胼手胝足,沐风栉雨,修筑堤坝,挖塘蓄水,代代相传,习以为俗。这是众多水利地名诞生的基础。而与此有关的水利地名,则记录了这一辉煌的历史。

1、河流地名

淮阴依淮水而立、因淮水而兴。淮河下游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在这里居住。先民们勤奋稼穑,将这里开发成富庶的鱼米之乡。春秋时期,这里诞生了一座城市,古人为地方命名习惯以山和水为标志,淮阴因居淮河之南而得名。

徐溜镇旧称徐家溜,明、清时前六塘河过此,三弯六折,遂留有“东溜”、“西溜”之名,二地相距1.5公里。光绪年间,两地皆兴集市。西溜地僻而未成,东溜扼淮沭之要津而成市,因居民多姓徐,故称徐溜。

渔沟镇旧志亦写作鱼沟。古泗水到三汊口分两支入淮,西支为汊流,叫做小清河,东支为主流,叫大清河,渔沟正处于大清河的北岸。大清河盛产鱼虾,吸引了许多捕鱼人来这里定居,来的人多了就形成了较大的村落。村落附近有通往大清河的沟壑,鱼虾满沟,所以叫做鱼沟,后被人们称为渔子沟,简称渔沟。

王营镇越河村,凌桥乡泗河村,吴城镇淮泗村、黄河村、河滩村,码头镇新河村,王兴镇沿河村,棉花庄镇新河村、刘河村,渔沟镇包河村、淮河村、西河村,老张集乡代河村,刘老庄乡郑河村,古寨乡后河村。

2、湖泊地名

赵集镇洪湖村。洪湖即洪泽湖,淮河下游。原为浅水小湖群,古称富陵湖,两汉以后称破釜塘,隋称洪泽浦,唐始名洪泽湖。1128年以后,黄河南徙经泗水在淮阴以下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东潴水,原来的小湖扩大为洪泽湖。因该村南襟大湖,因名洪湖。韩桥乡沿湖、湖滨等村名亦因此而来。

凌桥乡夏家湖村。凌桥夏姓原来是大禹后裔的一个分支,元末明初避战乱才举家从苏州迁移到淮阴,其中一支迁移到白洋河(今泗阳姚邑),一支迁移到淮阴清河口。夏姓居住地附近地势低洼,《嘉靖清河县志》云:“周围三里,涝则泛溢,旱则枯涸。”雨季这里茫茫一片,为淮阴大泽,人们将这里称为夏家湖。

类似的地名还有凌桥乡毛湖村,王兴镇练湖村等。

3、堤坝地名

淮阴旧有西坝镇,今为王营镇西坝居委会。清康熙年间,王家营建有东、中、西三座减水坝,日久废圮。其西者为居民繁居之地,以西坝为名,称盛一时。

赵集镇高埝村,东汉建安五年(200),广陵太守陈登创筑高家堰以束淮水。唐代接筑唐堰。南宋至元,黄河南侵,淮河尾闾行洪受阻,高家堰不断扩建延伸。明、清时期高家堰不断加高增筑。高堰村附近的一段堤防是高家堰最早的部分,村以堰名,久之简写为高埝。这里还曾经是高埝乡政府所在地。

码头镇有石工头,乾嘉间为高家堰石工北首端点。《淮阴风土记》云:“先由头坝度运河而南,行平堤上,而抵石工头。石工头有二十余家缘堤而居,门临三叉古路,车辙纵横,既类乎市;屋后石磴陂陀,偏有牛栏豕圈,又疑为村。吾侪入市,首问茶寮所在,然竟不可得。乃假矮几于饼师之家,取地图观之,略得形势。盖石工头者,亦乾嘉间南河之要工也。”

码头镇有玉坝村。《咸丰清河县志》记载:“康熙间,黄河直抵惠济祠前始折而东,逼近清口,易于倒灌,屡开北岸陶庄引河未能奏效。三十八年(1699),圣祖临视,指授方略,令侍卫肩椿订立即于其处挑水坝。”挑水坝筑成后,被称为御坝。在码头镇,和御坝同样著名的还有头、二、三坝,大、小仲弓(工)及顺黄坝、临清坝、佘家坝等。

4、涵闸地名

凌桥乡双闸村。康熙二十四年(1685),河道总督靳辅上疏建双金门闸,并挖闸下引河。双金门闸建成后,如遇黄河十分异涨,则启闸分泄归海,黄、淮汇合之处,可减黄水一至二尺。双金门闸坐落在双闸村境内,村因闸名。

徐溜镇涵洞村。六塘河地下涵洞位于西宋集镇和徐溜镇境内,洞身穿过淮沭河河床底部,淮阴区、泗阳县泗河以南、运河以北地区的涝水通过跃进河、包河、淮泗河汇入六塘河地涵流向下游。同时,地涵兼顾蓄水,保证上游30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涵洞村因靠近地涵而得名。

类似的地名还有王营镇盐闸村、淮闸村,三树镇四门闸村,码头镇陶闸村、二闸村及头闸、惠济闸、双银闸等。

二、交通地名

自古以来,淮阴一直是商旅漕驿的必经之途。由宋及清,这里更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驿道重关,千百年间,“七省咽喉”、“九省通衢”名倾朝野。留下了数以千计的桥梁、渡口、驿站、方位等交通地名,成为难以抹去的历史记忆。

1、桥梁地名

淮阴境内河道纵横,桥梁亦多,这类地名成为淮阴地名的重要特色之一。

凌桥乡有蒋集、三树、杨庄的腹地之称。明朝末年,此处只有七、八户姓凌的人家,谓之凌家庄。庄北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河,河水终年不干,过往行人行走不便,清朝康熙年间,凌姓大户在此集资建桥,称凌家桥。民国九年(1920),庄主凌效甫协同四周绅士,在凌桥建街兴集,以桥为名,称凌桥集。

韩桥乡南临洪泽湖,清朝上中叶,韩桥乡境内原是一片湖荡。咸丰年间,洪泽湖水下跌,出现新滩,有韩姓大户应官诏来此落户垦殖,于赵公河上建桥,称韩大桥。韩桥乡因此得名。

五里镇有涧桥村。《淮阴风土记》记载:“元顺帝时,丞相脱脱南征张士诚于高邮,军饷不继,邑人太常礼仪院都事汤遵引涟、沭二水,开汤家涧以达于淮。”涧桥西倚汤家涧水,临河兴集,河上有桥,故名涧桥。“涧桥牧笛”为著名的“淮阴八景”之一。清咸丰年间涧桥镇毁于捻军,居民星散。

渔沟镇蒋桥村、老张集乡新桥村、三树乡张桥村、新渡乡新桥村等亦因桥而名。

2、津渡地名

新渡乡地名由所辖村新渡口转变而来。新渡乡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淮阴、楚州、涟水三区县交界处。民国初年于此新开辟盐河渡口,故称新渡口,以后人们一直沿袭称它新渡口。在上世纪30年代,新渡口曾设有盐漕,许多盐商云集于此,逐渐就兴集成街。新渡口是特殊要地,各种人群均落脚这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成立新渡区,新渡口已初具规模,各地客商在这里经商。

凌桥乡许渡村,王营镇沈渡村,西宋集镇蒋渡村。

3、冲口地名

泗口位于王营镇西部杨庄一带,历史上这里曾经是淮河的主要支流泗水入淮口,史籍又有淮口、清口、清河口、大清口、大河口之称谓。历史上,泗口镇扼泗水入淮口,一直是千里运河线上的交通要冲和军事重地,特别是在南北军事纷争中,其“据淮南之本源,关中原之门户”,更是“南必得而后进取有资,北必得而后饷运无阻”的军事要冲,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运口是明清时期运河与黄河、淮河、洪泽湖的交汇处。淮阴有南北两个运口,南运口位于码头镇,北运口位于王营镇杨庄。明代陈瑄开清江浦时,南运口在新庄,称新庄口。因黄河泥沙容易淤积运口,运口多次南移,清康熙年间,南运口定型于惠济闸以上。康熙二十六年(1687),河督靳辅开中运河,北运口位于仲庄,称仲庄运口。四十二年(1703),移仲庄运口于杨庄。如今,南运口已经废弃,北运口仍然是交通襟喉。

古寨乡有金口庄,金口旧称金家口。据《淮阴风土记》载:“金家口者,蒋家巷便民河注入六塘之水口者也。”古寨乡还有陆冲村,因陆姓庄头有大冲子得名。

4、驿站地名

王营镇营东村旧有老马号,为清口驿遗址之所在。清口驿向北的驿路又叫通京大道,由于皇帝巡游曾走过这条路,故称御路。御路起于王家营旧黄河缕堤,经浪石、渔沟等地北上,一直通达北京,全长一千八百六十四华里。老马号因此又称御路头。

丁集镇娘子庄在古代驿道上为急递铺,盖王营以北,驿传通山东,又有铺,与驿相辅,而娘子庄铺为县北大站。清代,淮阴境内尚有甘罗铺、申家沟铺、鹿墩铺、沙墩桥铺、香稻庄铺、爬泥荡铺、武家墩铺等。

三、集市地名

“集市”是农村或城市中定期买卖货物的市场,苏鲁豫皖交界地区不少地名就是以“集”或“市”命名的,淮阴境内以“集”字命名的地方极多。

老张集乡位于淮阴区东北部。据《淮阴风土记载》:“很久以前,集东有川曰张家河。不知何年,有老张者摆渡于此,始则一户筑室,继而相率结庐。于是商旅云集,逐渐而列尘为市。地以人名,故曰老张集。”

西宋集镇起源于明末清初,因宋氏在此兴集而得名。历史上,宋集是商贾云集的繁华集市,清同治年间曾名官亭镇。西宋集镇有汤集村,明朝初年,安徽汤氏七兄弟来此开油坊,后渐成集市,因名汤集。

赵集旧称赵家集,境内原为洪泽湖滩,清咸丰年间(1851—1861),县内老张集绅士赵瑞应官诏前往洪泽湖新滩开荒定居,其后黎民百姓慕名附之,有人在赵家门前摆摊设点进行交易,日久形成集市,称为赵家集。

南陈集镇因清咸丰六年(1856),北乡绅士陈尔介来此定居兴集。丁集镇、袁集乡兴集于清光绪初年。吴集镇原名合兴镇,始于民国9年(1920),因附近吴姓居民较多,又有“小吴集”之称。

凌桥乡有豆办集村,《淮阴风土记》云:“或曰:‘观其名称,可想见其旧时黄豆交易之盛。自集市中衰,豆类出口,乃移杨庄。’或曰:‘集中街市为一条鞭,衡宇相对,形如豆瓣。’斯二说可并存焉。”此外,三树乡有周集村、蒋集村,新渡乡有朱集村,西宋集镇有汤集村,等等。

四、城垣地名

在两千多年历史发展进程中,淮阴不仅为县治之所在,其间还曾经同时作为广陵郡、淮州、淮阴郡和侨置的青、兖、徐、北兖州及东平郡的治所。在这片土地上先后出现过大大小小十多个城垣,这些城垣书记于历史的长卷,承载和积淀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如今,它们还以地名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里。

吴城镇位于淮阴区域西南部,距淮安市区约30公里。南朝陈太建元年(569),陈国大将军吴明彻与北齐对抗筑吴城,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析淮阴县置吴城县,3年后撤销。旧址在今吴城街。后城毁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的黄河决口。数年后,县内大兴庄吴姓绅士应官诏来此开荒,此后,逃荒百姓纷纷来附而渐成集市。光绪二年(1876)建吴城镇。

码头镇旧县村因曾为清河县的治所而得名。《光绪丙子清河县志》记载:“清河旧城在大清河口,宋咸淳九年(1274),淮东制置使李庭芝筑。元泰定中,河决城圯,县尹耶律不花请迁于河南岸甘罗城,地僻水恶,居民鲜少。天历元年(1328)达鲁花赤哈麻再迁小清口西北而无城。至元十五年(1278)兵起,筑土城,三面周六里有奇,有东西北三门,无雉堞楼橹,因河为池,制度简陋。”

徐溜镇金城村有金城遗址,唐朝于此设金城县,金城村因此得名。《咸丰清河县志》记载:“金城在旧治北七十里,唐武德四年(621)分涟州置,后六年省入涟水县。”金城地当冲要,历史上曾有驿站之设。

淮阴旧时还有鹰城、安娘城、角城等,今失其所在。

五、军营地名

王营镇旧名王家营,地处废黄河与盐河之间。明代设兵卫于各行省。淮安府之大河卫,于黄河沿线建兵营十数,王家营其一。又各兵卫“厄塞岩疆,调垒棋布,战功累世者居其地而不迁”。明清时期,与清江浦时峙、滨大河之冲要的王家营遂渐成聚落。王营镇小营村、渔沟镇陶营村等亦由此而来。

古寨乡位于淮安市淮阴区、涟水县、宿迁市沭阳县两市三县区交界处。早在约北宋政和五年(1115)至南宋端平元年(1234)间,宋金在淮河两岸连年交战,金兵曾于此安营扎寨,后世遂名古寨,自然镇亦逐年形成。

明清时期,淮阴境内黄淮运主要地段设河兵与堡夫,河营驻扎地多设在大堤上,一般称为“堡”,堤上每二里许置一堡。凌桥乡有头堡、二堡、三堡为运河营汛,吴城镇头堡、四堡、五堡、七堡为黄河营汛,码头镇头堡以及南陈集镇头堡、三堡、四堡、五堡、六堡、九堡,赵集镇十堡为高家堰营汛。

六、植物地名

淮阴自然条件优越,植物种类繁多,与植物有关的地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过去某些植物的客观存在及生长状况,也为人们寻幽访古提供了线索。

三树镇,三树原名三柯树、三颗树,古时此地有茶棚,当门列植三颗大柳树,来往行人于树荫下停车系马,歇脚饮茶。后有王姓于此兴集,以“三棵树”命名。因其处于由王家营至众兴的通京大道旁,集市兴盛。清同治元年(1862),三棵树奉漕运总督吴棠之命筑圩,圩周五里,高七八尺,年久废圮。

棉花庄旧称选柳庄。《淮阴风土记》云:“相传乾隆南巡经此,扈从有斩伐民树者,帝命植多柳以还之,至今深树合沓,望之郁然,因之又有选柳庄之名。”

棉花庄镇皂角村。相传100多年前,皂角村有一村民马步喜,家住淮阴通往高沟的大路旁,门前有一棵4尺多粗的大皂角树,长期的雨水冲刷,树根裸露在地面有一尺多高。往来客人路过时,很多人都会座在树根上小憩。皂角树远近闻名,后村以树名。

五里镇有大树村,多郭姓,郭姓所居大树,相传昔有大木百围,岁久心空,可坐博者四人,而二客观局于其旁。

与植物有关的地名还有袁集乡辣树村,王营镇果林村,五里镇花园村、桃园村及小皂树,南陈集镇竹园村,王兴镇桃田村,三树乡梨园村,渔沟镇柿树园村等。

七、方位地名

淮阴很多地名采用多元化的构词形式,人们将自然地理实体、人工地理实体、姓氏、距离等各地名要素结合起来,赋予具有特定方位、范围的地理实体专有名称,增强了地名的方位感。

五里镇旧称五里庄,明朝初年,南昌丁姓移民在此聚居。清咸丰十年(1860)正月,捻军入涧桥,三百余人同日殉难,一时惊弓之鸟,几于无林可栖。庄主丁锡九倡筑大圩,流民奔而依者,日以万计。又招商聚货,于此兴集,因此地距涧桥五里,爰定名曰五里庄。

西马路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王营老街的西边新开辟的一条道,并建造新的黄河大桥,替代旧时的“通京大道”,王营老居民则昵称“西马路”,称北京东西路与西马路交汇处为“西马路口”。

韩桥、赵集等乡镇还有一些编号地名。清咸丰年间,黄河北徙,洪泽湖滩地大面积涸出,政府招领,一时间官绅承垦如狂。这些滩地由西而东丈量编号,韩桥乡二号、三号、前三号、五号、下五号,赵集镇六号、下六号、上七号、下七号、八号、九号、十号等村组名称便由此而来。

淮阴各地方位地名还有很多,如:王营镇营中、营北、营西、营东、东街,赵集镇街西,吴城镇城南、城西,南陈集镇镇西、镇北、南果林,五里镇镇北、镇南,袁集乡袁东、袁北。三树镇树西、树南等。

八、职业地名

棉花庄镇位于市区北郊,明代称为瓦滩,清朝中叶因境内弹棉花者较多,改称棉花庄。《淮阴风土记》又云:“棉花庄自农民而外,又有挑子数十,皆收土产棉花,负贩王集一带。”

渔沟镇骡马街,位于渔沟集镇中间,东起渔沟东门口,西至渔沟戏园街南首与文昌街接壤,因当时是骡马交易场所,还有四家制造和修理骡马车厂,因此而得名。

徐溜镇丁糖坊源于仲氏的糖业经营。《淮阴风土记》云:“糖坊,小市也,积衰之后,夷为墟落矣。其市中约有二三十家,门罗耒耜,屋长篷高,盖皆农家者流,糖坊其旧营生耳。”“此地昔有仲氏,实推素封之家,当时生涯,厥为糖业。明初丁氏自南昌迁淮,仲氏子孙不能保其先业,良田美宅,丁实有之,此丁家糖坊由名也。”

古寨张油坊因张姓曾开油坊而得名,糖坊庄亦因旧糖坊得名。类似的地名还有王营镇小盐庄,三树镇油坊村、杨油坊,徐溜镇苏槽坊,五里镇陈小油坊,袁集乡槽坊。袁集杜饭棚、周饭棚,丁集镇娘庄村丁钱庄,丁集镇石茶摊、蒲包庄、何小油坊,五里镇陈小油坊等。

九、姓氏地名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淮阴的历史可以用一连串的历史名人来表达,这些历史名人的姓名、封号等,也以地名的形式活在今人的记忆中。

码头镇二闸村境内旧有韩王庄,是韩信的出生地。《咸丰清河县志》记载:“韩王庄在淮阴故城西北,与八里庄相近,韩信生焉。”又云:“二闸近韩王庄也。”此外,韩侯故里公园、韩信广场、韩侯大道等亦因韩信而得名。

码头镇东北1里有甘罗城,为秦汉时期的淮阴故城。《咸丰清河县志》记载:“甘罗城周427丈,在淮阴故城北,秦甘罗筑。”甘罗官司至上卿,是一个少年得志的经典传奇人物,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知名度,相传淮阴为甘罗封地。正德《淮安府志》卷十四《古迹》:“淮阴故城:去治西北四十里。秦置。《水经注》:淮水东北经淮阴故城,韩信钓于城下,即此。”

一些姓氏地名还反映了传统的重宗族的社会心态。广大农村长期处在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中,人们的宗族观念很浓,往往同族同姓的人家聚居在一起,形成一个村落,这些村落的名字便依据居住的宗族大姓命名。凌桥有徐圩,因明朝初年徐姓在此落户,后筑有土圩得名。王营镇有杨庄村,清朝初年,街上有十几户人家皆姓杨,故而得名。类似的村名还有:王营镇左庄村、杨庄村、崔庄村,南陈集镇乔庄村、梅畅村、高陈村、林圩村、孙庄村。王兴镇开庄村、高荡村、安庄村,棉花庄镇徐梅村、三朱村、袁庄村、顾庄村,丁集镇宗楼村、胡庄村、潘谈村,五里镇老郑村,徐溜镇韩庄村、张庄村,渔沟镇卢华村、汪庄村、董巷村、程圩村、何庄村、裘庄村、韩圩村、徐赵村,吴集镇包圩村,西宋集镇汤集村、沈圩村、朱庄村,新渡乡朱集村、夏圩村、三杨村,老张集乡孙圩村,袁集乡干庄村、李庄村,刘老庄乡姜庄村、杨庄村。等等。

十、祈愿地名

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在淮阴地名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多用康、宁、平等饱含幸福、美好的字眼来命名。如市区幸福街、太平街、茂盛街、兴隆巷、福民巷、永宁巷、常乐巷、同兴巷、复兴巷、福盛巷、积善巷等。王营镇长安村,赵集镇庆丰村,老张集乡健康村等。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寄望之情。

码头古镇有安澜街、兴盛街。《淮阴风土记》云:“安澜街者,北起圩门,南讫头坝渡口,虽长不盈三里,而皆依堤结屋,故出地甚高。若自河西望之,崔嵬隐秀,俨然万宾之所聚也。”安澜街东为兴盛街。《淮阴风土记》云:“吾侪行安澜街上,东趋有牌楼,题曰:‘古淮阴市’,所谓兴盛街也。温飞卿诗曰:‘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黄山谷诗曰:‘我尝贳酒淮阴市,韩信庙前木十围。’吾过此间,吾有无数感想生灭脑际而不可已。”

近世出现的一些地名带有明显的时代色彩,如赵集镇红星村,南陈集镇高福村、淮丰村,王兴镇长兴村、团结村,棉花庄镇鑫园村、联旺村、团结村、大福村、大兴村,丁集镇农庄村、七一村、劳动村,五里镇民强村,徐溜镇民全村、创业村,吴集镇共和村、黎明村、民主村、振兴村,西宋集镇兴旺村、同丰村、合兴村,韩桥乡兴旺村,刘老庄乡红星村、同心村,三树乡跃进村、新星村、高尚村等等。

十一、建筑地名

淮阴历史悠久,不同历史时期产生过很多著名的建筑,一些地名便以亭、台、楼、阁等建筑命名。码头镇有龙厅,相传为乾隆皇帝南巡时休憩之地,《清河县志》、《淮阴风土记》等亦记载惠济祠旁曾经建有乾隆行宫。凌桥乡徐圩村有席牌坊庄,因旧有烈女贞节牌坊而得名。王兴镇张河村有前、后牌坊庄,因旧有烈女贞节牌坊,故庄名牌坊庄。古寨东楼庄,因旧有楼房,位于冯大庄之东,故名。后蒸房因庄上曾酿酒设蒸房。王营镇西坝原有七十二家盐栈,因此留下了公茂栈、长发栈等地名。袁集乡团井村和王营镇砖井村、杨井村则因当地古井得名。

淮阴寺观祠庵遍布,给淮阴地名以深刻的影响。袁集乡有草庙村,《淮阴风土记》云:“盖草庙东南一带,皆古之大河口也。不知何时,有木雕菩萨法身,漂来此地,露处三年。王氏先德某翁,恻然兴念,结庵奉之……。后有王以x者,五十无子,祷焉若有灵,始建草庙于今址。”以寺庙命名的地名还有老张集乡大雄庵,大兴庄刘庵村,南陈集镇姑子庵、火神庙,渔沟镇杨庙村、孙庵村、文庵村,吴集镇倪祠堂村,西宋集镇王祠堂村,凌桥乡李庵村,三树镇陆庵村,袁集乡葛庵、姬庵,刘老庄乡观音庵、金庵,码头镇袁福庵、大路庵、关帝庙等等。

十二、传说地名

以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命名的聚落地名也为数不少。刘老庄乡双庄村龙窝庄,庄前有龙窝塘,传说在很久以前,一条乌龙遭受谴责,贬落人间,潜卧荒村,村民怜悯,日日供奉。一日风狂雨骤,乌云压境,乌龙借风雨之势飞腾上天,待风停雨住之后,不见了乌龙,只留下一个大塘。“龙窝塘”遂闻名于世。

赵集镇北七里乌鱼塘。《淮阴风土记》记载:“乌鱼塘,塘有二,东塘九亩零,西塘四五亩,皆种苇。新雨之后,塘水初澄,天光云影,可窥可鉴。摄影师言:‘当放垦之初,湖水未尽涸,传有乌鱼两尾,长各数丈,见此塘中。土人掩而捕之,钩叉交下,鱼竟趋东北而逝。鳍鬣所经,成大泓子,长三四里,宽二三丈。其后田野尽辟,此塘犹终年不干。’”

丁集镇有娘庄村,娘庄原名娘子庄,位于丁集镇区东北约2公里处。早在金代皇统年间,这里有铜台院,为鲍三娘的梳妆楼,这里便叫做娘子庄了。

从淮阴乡镇地名的现状、历史、形成和演变可以看出,地名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无不留下历史的印记。地名的形成和演变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特征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轨迹,具有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经济、民族、社会等科学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