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淮阴区人民政府 走进淮阴 淮阴旅游 
我军英雄主义的最高体现——淮阴刘老庄

2023-08-11 10:14 来源:政府办 字号:[ ]

徐业龙/文  陈晓波/图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来,先后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红色版图上,留下了成千上万个红色地名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亮丽的地名文化景观。在近期举行的全省100个红色地名评选活动中,淮阴刘老庄以其鲜红的语词文化内涵、厚重的实体文化形态赫然在列。

刘老庄位于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政府驻地北偏西方向,距离约25公里。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八十二名指战员与三千多日伪军激战,先后打退敌五次冲锋,毙敌170余人、伤敌200余人,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战后,新四军三师重建了第四连,并命名为“刘老庄连”一个不朽的英雄番号就此诞生。

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第四连,其所在部队前身是叶挺独立团,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长征路上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血战腊子口、夜袭山城堡。抗日战争初期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参加平型关伏击战、广阳伏击战、赵城扩军、保卫陕北。“皖南事变”后,编入新四军第三师。四连连长白思才,江西人,16岁参加红军,参加了长征,抗战初期参加了平型关战役,是一位英勇善战、沉着机智的指挥员。政治指导员李云鹏,江苏沛县人,青年学生出身,曾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是一位久经战火考验的优秀政工干部。该连班排长和战士大多数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军的贫苦农民,政治素质好,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培养了顽强的战斗作风、坚定的战斗意志和纯熟的战斗技巧。在他们的带领下,第四连经受了刘老庄战斗最严峻的考验,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壮丽的诗篇。

1943年2月,侵华日军为了配合太平洋战争发动后巩固后方的战略要求,企图消灭新四军首脑机关,掠夺苏北的粮食、棉花、食盐等资源,调集了二万余日军、二万余伪军共四万余兵力,对我盐阜区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扫荡。

日伪军遭到我盐阜区军民反击后,被迫撤向淮海,沿途继续进行残酷的扫荡。日军侦知我淮海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在淮阴六塘河北岸,日军第十七师团于1943年3月16日开始实施 “六塘河作战”,出重兵对我淮海区发动进攻。

作战开始后,日军第十七师团第五十四联队第一大队经宝应泾河镇向北出击。3月16日,日军分兵多路合击驻涟水梁岔的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四连,四连跳出了包围圈。经过两三天的高强度的战斗、转移、奔袭,18日子夜,四连进入刘老庄。战士们疲惫不堪,就地扎营休息,等待天亮后再出发。

拂晓,四连埋灶做饭,哨兵报告有敌情,紧接着由刘老庄南传来隐约枪声。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当机立断命令全连退出村庄,进入交通沟阻击敌人。“交通沟”亦称“抗日沟”,是苏北根据地的一种交通通道,宽5尺、深4尺,在根据地内村连村,庄连庄,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既可以作为转移的交通通道,又可以当成作战的战壕。

在刘老庄附近,日军第十七师团第五十四联队第一大队冒着浓雾在交通沟内前进,步兵炮小队带着伪军二百人在平地上行军。敌人肆无忌惮地大步前进,300米、200米、100米,当距离五六十米时,连长白思才命令开火,全连火力一齐向敌人扫去。

日军突然遇到了新四军的阻击,一时晕头转向,仓皇后撤。这场伏击毙敌20余人,而四连无一伤亡。

狡猾的敌人很快发现,刘老庄新四军并不多。敌人清醒过来后,立即从四面八方向四连阵地迂回过来,形成一个大包围圈。随后,日军步兵第五十四联队的主力部队也赶到了。

日军一个联队有约三千人,与四连的兵力对比悬殊约为三十多倍。日军兵力过于强大,连长白思才决定撤出阵地,沿村庄边的一条交通沟往西突围。但是,四连进入的这条交通沟,竟然是一条断头沟。

日军联队长平岛周平指挥日军将机枪架设在草屋顶和土墙上,向四连的阵地扫射,封锁其退路。日军骑兵在包围圈外往来梭巡,阻止民兵对日军的袭扰和救援。

四连无法撤出,陷入了孤军奋战的绝境。面对断头沟,四连决定放弃无效撤退,毅然决然地与日军展开最后的生死搏杀。

慑于我军的顽强抵抗,日军联队长平岛周平命令汉奸翻译申得瑞向我军喊话:“抵抗是没有意义的”“把武器扔到战壕外面的人会得到优待”,但回答敌人喊话的是我军清脆的枪声。

劝降失败,日军步兵第五十四联队以第九中队作为突击队自西向东发起进攻,同时以第一、二、三中队从多个方向围攻我军。日军的中队一般比我军的连队人员更多,至少一百多人,单单这直接冲锋的日军就已五倍于我军。

白思才冷静指挥,要求四连战士节约弹药,等鬼子靠近了再集中火力进行射击,日军的冲锋被打退,阵地前铺满了尸体。

接着,日军组织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冲锋,四连的轻重机枪、步枪、手榴弹,组成了一道密集的火力网,死死地挡住了进攻的日军。

我方的弹药越来越少了,为取得弹药补给,四连的勇士们不畏牺牲,组织突击小组爬出交通沟,冒着日军的枪林弹雨,到前沿日军尸体旁去抢夺枪支弹药。

战斗激烈进行,日军联队长平岛周平命令日军集中所有火炮,对四连阵地进行了狂轰滥炸。

配图1:日军史料——刘老庄战斗经过要图.jpg

配图一:日军史料——刘老庄附近战斗经过要图

双方火力对比十分悬殊,日军仅重火力即投入了联队的野炮中队、机关枪中队和大队的步兵炮小队。日军第一大队步兵炮小队向四连阵地发射了多达六十三枚炮弹,几乎打完了所携带的全部炮弹。

四连官兵在强敌面前,坚定沉着,不畏严重伤亡,浴血奋战,连续打退日军的5次进攻。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从拂晓一直到黄昏,10多个小时的战斗中,全连官兵水米未进。战至黄昏,全连82人仅剩下20多名伤残的指战员。

黄昏之际,敌人停止了炮击。连长白思才命令指战员除了随身携带的步枪与刺刀外,所有子弹全部集中起来供重机枪使用,其余轻机枪与步枪一律拆毁,就地掩埋,甚至连吃饭的小瓷碗都砸坏,不让鬼子得到一件胜利品。

敌人蜂拥而至,战士们端起刺刀跃出战壕,与敌人拼杀起来。刺刀捅弯了,就用枪托砸;枪托砸碎了,就用小锹砍;小锹砍断了,就用双手掐;双手负伤了,就用牙齿咬……一场悲壮的厮杀后,全连82名勇士全部壮烈殉国。

这场战斗,共毙敌170多人、伤敌200余人,日军突击队长、第九中队长船越正大尉和第8中队长大志万宪治中尉在战斗中阵亡。

战斗结束时,日军在战场只发现了重机枪1挺、轻机枪4挺、步枪61支。没有一门炮的四连,仅仅以这些轻武器抗击日寇一个联队的主力。

在敌强我弱的局面下,壮士们在交通壕里一直战斗到和日军拼刺刀的阶段,没有任何人退缩,全部壮烈殉国。八十二烈士所展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决死风范极大地鼓舞了敌后的抗日军民。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撰文表彰:“烈士们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励来兹。”朱德总司令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赞他们是“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

2014年9月1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前夕,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集体入选。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刘老庄连”英模部队方队接受检阅。

2017年8月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狼牙山五壮士’、‘白刃格斗英雄连’、‘刘老庄连’、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等无数英雄群体和革命先烈,用生命诠释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刘老庄战斗是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八十二名勇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以豪迈的英雄气概,彰显了人民军队的血性和胆色,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刘老庄战斗结束后,当地人民群众为该连八十二位烈士举行公葬,修建了“新四军抗战八十二烈士之墓”,建立墓碑,并选送八十二名优秀子弟补入“刘老庄连”。在长达七十多年的时间里,淮阴刘老庄总会有人到“刘老庄连”参军入伍。正是通过这种简单而永恒的坚守,“刘老庄连”的血脉得以传承。

为纪念烈士,1946年3月,苏皖边区政府在烈士殉难处,为八十二烈士修建了陵园和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次对陵园进行增修扩建,2009年1月更名为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 

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占地约480亩,园区内主要纪念设施及景点有八十二烈士墓、八十二烈士纪念碑、八十二烈士纪念馆、八十二棵青松林、壮志亭、红星广场、浴血刘老庄主题战壕、八十二烈士纪念林等。

配图2:陵园大门.jpg

配图二:正门

八十二烈士陵园正大门是1984年修建的,整体呈古典牌楼式建筑,庄严而肃穆,门檐上方横书“八十二烈士陵园”,两侧是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当年题写的挽联:“由陕西到苏北敌后英名传八路,从黄昏达拂晓全连苦战殉刘庄”。

配图3:八十二烈士墓.JPG

配图三:八十二烈士墓

刘老庄战斗结束后,淮阴人民含泪收殓了烈士的忠骸。3日后,十九团指战员召开追悼大会,淮阴县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举行了公葬仪式,堆起了一座三丈高的土墓,墓碑上刻着“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八十二烈士公墓”。1947年5月,烈士陵园被国民党军队六十五师的一个连和“还乡团”百余人拆毁。1955年,中共淮阴县委、县政府又重建了烈士墓,墓身座东朝西,墓体用钢筋水泥浇铸,呈塔状,高8.2米,象征八十二名勇士,墓碑正面上嵌红色五星,洁白大理石上雕刻着李一氓同志再题的墓铭“淮阴八十二烈士墓”,南北两侧分别镶嵌着大理石,南面大理石上雕刻着黄克诚同志的题词:“英勇战斗、壮烈牺牲、军人模范、民族光荣”;北面大理石上雕刻着张爱萍同志的题词:“八二烈士,抗敌三千,以少胜众,美名万古传”。 

配图4:八十二棵青松林.jpg

配图四:八十二棵青松林

1955年,为纪念八十二烈士的英雄壮举,在陵园内种植了八十二棵青松。如今,曾经的树苗已成长为一棵棵参天大树,伫立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

配图5:壮志亭.JPG

配图五:壮志亭

壮志亭始建于1955年,位于烈士墓以北,是一座造型典雅别致的八角碑亭。碑亭中间竖立着一块硕大的黑色墓碑,碑的正面是当年县委书记陈书同题写的隶书“八十二烈士碑”六个大字。背面镌刻着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在烈士牺牲三周年之际撰写的墓碑记,沉痛地追述了刘老庄战斗惊心动魄的悲壮场景,碑文感情真挚,如诉如泣,荡气回肠。

配图6:八十二烈士纪念碑.JPG

配图六:八十二烈士纪念碑

1992年修建的八十二烈士纪念碑,远远望去,犹如两支架立的钢枪直刺蓝天,顶天立地。纪念碑主体高19.43米,代表1943年,碑体钢枪架立与大理石底座构成“八二”字样,碑基是三座平台,共有18级台阶,寓意3月18日。纪念碑下方是原新四军副师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的碑名“八十二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四周碑廊,主要介绍刘老庄战斗的经过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赞扬八十二烈士英雄事迹的诗歌。纪念碑正面矗立着十根廊柱,上立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青铜头像,镌刻八十二烈士已知的26名烈士名单。

配图7:八十二烈士纪念馆.JPG

配图七:八十二烈士纪念馆

为了更好地展示八十二烈士英雄壮举和淮阴人民革命斗争史,2010年底,东南大学齐康院士领衔设计的八十二烈士纪念馆落成。纪念馆总体呈金字塔形结构,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用图片、半景画、电子地图、幻影成像、雕塑、实物、互动机枪等多种形式展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配图8:红星广场.jpg

配图八:红星广场

红星广场位于陵园大门正南方,于2010年底建成,由齐康院士设计,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上将题名。东西长318米,南北宽82米,分东西两个广场。东广场建有可容纳5000人的集会广场、青铜雕塑、停车场,西广场建有张芳久烈士纪念碑、刘皮街阻击战纪念亭、浩气长存碑、慰烈工程、无名烈士墓等设施。

配图9:砥柱雕塑.JPG

配图九:雕塑《砥柱》

红星广场中央青铜雕塑《砥柱》,是由我国著名雕作大师钱大经创作设计,齐康院士艺术指导。正面镌刻周恩来总理墨宝:“砥柱”,背面镌刻胡锦涛总书记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大会讲话(节录)。这座雕塑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我新四军奋勇抗敌、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

配图10:浴血刘老庄主题战壕.jpg

配图十:浴血刘老庄主题战壕

八十二烈士英雄事迹还被搬上银幕,影片《浴血刘老庄》《刘老庄八十二壮士》在广大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浴血刘老庄主题战壕建于2007年,为电影《浴血刘老庄》拍摄现场,位于陵园东部刘老庄战斗原址,宽19.43米,长82米,设置砂岩质人物雕塑35组,以1:1的比例生动再现了八十二烈士壮烈殉国的悲壮场景。2017年,重新设计制作安装25组青铜人物雕塑,替换原有的35组砂岩质人物雕塑。

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重点革命烈士设施保护单位、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