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1 16:39 来源:淮阴报 字号:[大 中 小]
在淮安高新区,一家扎根二十载的制造企业——淮安方圆锻造有限公司,正以智能化升级为引擎、绿色低碳为底色,在高端锻件领域闯出一条“专精特新”的跃升之路,成为我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走进方圆锻造占地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区,热浪伴随着智能设备的规律轰鸣扑面而来。铁胚在这里被锻造成型,从重达4吨到轻至5公斤的各类“钢铁筋骨”,被广泛应用于石油装备、风电及高精传动领域,最终成为支撑全球油气钻探平台、风电机组等“大国重器”的关键部件。
支撑这些关键部件可靠运行的背后,是企业持续攻关的核心技术。针对油气与风电的极端工况需求,公司成功研发耐高温、耐腐蚀的高性能合金材料,并通过创新环件精密碾环工艺,不断突破产品尺寸与精度的瓶颈。“公司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炉温均匀性良好,可实现多部自动化控制,并严格按照工艺要求精准控温降温,有力保障了产品质量。”公司生产部副部长马骏介绍道。
智能化与绿色化的变革,正深刻改变着这家传统制造企业。厂区内,光伏发电系统与智能电网相结合,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能源消耗,有效降低碳排放;理化实验室引进的智能分析设备实现了检测数据实时采集与云端存储,为产品质量追溯提供了强大支撑。智能化应用的成果尤其体现在关键环节的提升上。“近年来,公司持续引进智能化系统,特别是在产品验收环节实现了质的飞跃。”公司董事长葛霞鹍表示,“过去依赖人工目测,如今引入AI系统进行检测,大幅提升了产品的合格率。”
正是凭借在技术、质量和智能化管理上的深厚积累,方圆锻造赢得了国际高端市场的入场券。作为全球第十家获得美国石油学会API 20B认证的企业,方圆锻造凭借这张“国际通行证”,成功将“淮阴制造”推入全球高端装备供应链。公司已与斯伦贝谢(卡麦隆)、德国弗兰德等世界500强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自主出口产品至卡塔尔等国际市场,其品质与技术实力赢得了国际广泛认可。
然而,企业的发展并非固守一隅。在稳固油气装备这一“老阵地”的同时,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公司果断切入风电领域,与弗兰德、南高齿等行业知名企业展开紧密合作。为攻克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公司积极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共建“高端锻件联合实验室”,为技术研发持续注入源头活水。
“我们最初专注于石油装备,进入风电领域仅四五年时间。目前,石油装备约占我们产能的三分之一,其余则集中在风电及标准齿轮箱方面。”葛霞鹍介绍了公司的战略转型成果。
持续的创新投入和前瞻布局正为公司赢得更多认可。目前,公司已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称号,并正在全力冲刺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和省级绿色工厂的申报。面向未来,公司已绘制清晰的蓝图:计划在未来三年将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营收的5%-7%,重点攻关轻量化、高可靠性锻件技术;同时加强知识产权布局,目标新增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5-8项。通过持续创新与全球布局,方圆锻造正努力从“专精特新”迈向“行业标杆”,致力于成为全球高端锻件领域的绿色制造领军者,为中国制造强国战略与全球能源转型贡献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