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1 17:00 来源:淮阴报 字号:[大 中 小]
“三夏”生产既关系夏粮丰收归仓,又决定秋粮生产基础,近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新闻《【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时节】智慧气象护航三夏生产》,各级气象部门以更细的气象服务和科技支撑,保障“三夏”生产。新闻中,作为江苏省的点例,淮阴气象部门针对水稻插秧期推出了“分时分区”预报,引入湿度遥感监测技术,护航夏种生产。同时围绕这一举措,央视新闻直播间单条播放了《气象服务护航“三夏”江苏淮安精准预报智慧监测 助力水稻稳产增收》,通过精准预报、智慧监测和面对面指导,以精准服务护航夏种生产,为水稻稳产增收筑牢防线。
在区气象局业务综合预报大厅,每一台业务电脑屏幕上正实时跳动着数据,今年区气象局针对水稻插秧期推出了“分时分区”预报模式,引入湿度遥感监测技术,持续加强极端天气监测预警,用更精准的服务守护每一粒种子的成长。“我们通过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动,向种植大户推送未来一周天气,让农户提前规划好农事。”区气象台台长陈佳义说。
在三树镇蒋集村的秧田里,区气象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实地了解天气影响和水稻种植情况,认真记录水稻生长季的气象服务需求,指导他们实时调整栽插进度。三树镇种粮大户许学锋告诉记者,“昨天我们收到气象台的短信说这周会有大雨,所以我们连忙调配了20多台套高速插秧机,抢在雨前把秧苗插下去,尽量避免耽误农时。”
除了精准预警,气象部门结合天气定制夏收夏种气象服务专报,利用土壤水分站及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实时回传数据,农户能够及时获取准确的夏收夏种建议。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气象服务正成为“三夏”生产的隐形守护者。据了解,今年“三夏”期间,我区已累计发布农业气象服务材料9条,覆盖13个产粮镇,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