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今日淮阴 部门动态 
李佳:用新闻之光 照亮奋进之路

2025-05-13 18:38 来源:淮阴报 字号:[ ]

■ 融媒体记者 蒋佳佳

作为一名新时代淮阴故事的记录者,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李佳用三组镜头记录了自己在淮阴大地扎根与成长的青春印记。

镜头1: 从“书桌”到“田野”的认知重构

2023年下半年,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江西女孩李佳,怀揣着四年里积攒的新闻理论刚到融媒体中心时,坚信新闻理想会在笔尖流淌,却在入职以来的第一个冬天,给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认知重构。

李佳清楚地记得,那是2023年的12月20日,在古清口街道桂塘村的莲藕种植基地,当她带着准备充分的采访计划抵达现场时才发现,原来挖藕工的早晨挖的不是藕,而是凿冰!

当镜头对准零下八九度的冰面时,面对浑身沾满冰碴的挖藕工人,她预设的采访提纲瞬间失效。站在藕塘边的田埂上,刺骨寒风和眼前忙碌画面的强烈对比,让李佳瞬间明白了实践和理论间的距离。

此后,她放下“旁观者”的笔,开始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换取作品。“忘不了困境儿童在志愿者陪伴下阳光的笑容;忘不了适老化改造现场,严奶奶拉着我的手说:‘现在洗澡终于不用怕摔跤了’;更忘不了下大雪的寒夜,各个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作为安全守护者的逆行身影……”李佳说道。

这些沾着晨露与星光的故事,让李佳彻底明白了——新闻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带着温度的记录。

镜头2:在对话中照见职业的坐标

如果说入职初期的采访实践是打开眼界、重构认知的过程,那么深入基层的“对话”则使得李佳触摸到了记者这个身份的灵魂。

2024年的春天,李佳和市电视台的记者一同采访拍摄了“90后”助浴师黄青青从早到晚的工作日常。采访过程中,黄青青告诉记者,助浴师在淮安是个新兴职业,不少人对她们的工作存在误解,但坚持四年下来的她每每看到那些长期卧床、甚至失能的老人,经过精心助浴之后所展露出来的笑容,心里所有的委屈都会烟消云散。

那一刻,黄青青的眼中闪着的光,不禁让李佳开始思考,作为一名记者,指引自己的光又是什么呢?

在这条新闻刊出后,评论区的读者留言让李佳豁然开朗:“为这样子的好青年点赞!”“我终于知道助浴师这个职业的意义了!”……

看到这些评论,李佳明白通过自己的镜头和文字,更多的人会认识到诸如黄青青这样的优秀青年,了解和学习到他们身上的精神品质,甚至打消大家对于一个新生事物的误解,这就是一名记录者要追寻的“光”。

镜头3:以淮阴之名书写青春答卷

作为一名新淮阴人,这片土地给予李佳的远不止是单向的职业成长。

在去年6月,李佳和同事们一起走进纽泰格,探究它“行走江湖”的“独门绝技”。她还记得,当时刚走进纽泰格科技集团,便被这座现代化工厂的“智造基因”深深震撼,更让她看到这片土地蕴藏的产业生命力。

作为一名县融记者,李佳深感使命在肩:不仅要讲好纽泰格这类“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故事,更要用笔触和镜头去追逐展示一个更立体的淮阴。“当二河渔家将现捕的昂刺鱼倒入柴火土灶,锅边金黄油亮的杂鱼锅贴吸饱了河鲜的醇厚,我尝到了淮阴风物里流淌的江湖至味;当丁集镇的瓜农摘下带着晨露的翡翠黄瓜,‘咔嚓’脆响中迸发的清甜,正诉说着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绿色密码;当果林小学的孩子们把篮球像‘小星球’一样抛向天空,划出欢快的弧线,我读懂了淮阴教育的生机盎然;当乡村年货大集的竹匾里,渔沟花生和赵集粉丝泛着诱人光泽,我触摸到了乡村振兴的温度与质感。”李佳感慨道。

这些跃动的光影,升腾的烟火,生长的年轮都让李佳前行的脚步愈发坚定——讲好淮阴故事既要让大家听见争创“双百”的铿锵脚步也要留住千年古县的桨声灯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