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0 15:25 来源:淮阴报 字号:[大 中 小]
5月18日,淮阴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物修复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与历史文物“零距离”对话。
在淮安市博物馆,大家在博物馆文物修复科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化身“文物修复师”,感受文物修复的独特魅力。一块块碎片在孩子们的巧手下,逐步恢复成形态各异的小彩碟、青花瓷瓶等文物模型。
四年级的石思萌兴奋地分享道:“我先用胶水粘青花瓷长碟杯的碎片,粘好后用修补胶补漏洞,最后拿砂纸打磨光滑,成功修复了文物。”
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还参观了博物馆,近距离观察静态文物,探索背后动态的历史故事。五年级的孙汐妍感慨道:“今天就像打开了一本神奇的历史书,这些展品让我明白,每一件文物都值得被铭记,现在和过去紧紧相连。以后有机会的话,我愿意接触文物修复工作,为传承历史文化做贡献。”
“文物就像时间胶囊,是时代和文化的独特印记。”带队教师马娟说:“这次带孩子们观赏、修复文物,就是想让历史文化知识‘活’起来,从书本、展柜中走进孩子们心里,种下敬重历史、珍视文物的种子,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崔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