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体记者 时昆和 谷雨
本报讯 人勤春来早。当下,丁集镇黄瓜种植示范基地,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种植户们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抢抓农时,巧用“丰收密码”,书写今年致富新篇章。
在温暖的蔬菜大棚里,绿意盎然的黄瓜藤蔓,色泽鲜亮的黄瓜,闪耀着勃勃生机。种植户杨炳乾忙得满头大汗,目光专注地观察着黄瓜的长势,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
“你看这黄瓜颜色、亮度都特别好,口感也好,瓤小、壁厚,特别好吃。”杨炳乾自豪地向记者展示手中的黄瓜,像这样品质的黄瓜采摘后可直接进入商超,备受消费者青睐。优质品质来源于技术支持,也是丁集镇黄瓜种植基地的“秘密武器”——黄瓜嫁接技术。在种植初期,技术人员会指导农户巧妙地将黄瓜秧苗嫁接到南瓜根上,待一周生长后,精心摘除长出的南瓜芽,掐掉南瓜叶,让黄瓜借助南瓜发达的根系茁壮成长,融合两者优势。“我们选用优质的南瓜砧木和这个黄瓜进行嫁接,嫁接以后它的寿命更长,根系更好,颜色光泽更好。”技术员李树民说。
黄瓜嫁接技术作为丁集镇近年来力推的新型农业技术,成效显著。不仅大幅提升了黄瓜的抗病、抗逆能力,减少病虫害侵扰,还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与品质。杨炳乾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亩产能达到三四万斤,按现在的行情,两块多钱一斤,一年有价格波动,平均下来一亩能有七八万块钱,当前我们种了200亩黄瓜。”这项技术,既为种植户带来丰厚收益,也为市场输送了优质健康的蔬菜。
在基地内,除了规模化的黄瓜种植,一座现代化的玻璃温室同样引人注目。这里是周边蔬菜种植户的育苗“摇篮”,全年为他们提供育苗服务。丁集镇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潘朝伟介绍:“种植大户把籽种提供到我们基地,通过专业化的工厂化育苗方式,把籽种育成种苗,然后再由大户进行移栽。”
眼下,虽然气候寒冷,但玻璃温室里的早春辣椒育苗已经开始了。工人们分工明确,忙着为辣椒育籽、运苗、移栽、浇水,一排排绿油油的辣椒苗整齐排列,长势喜人。潘朝伟解释说:“这里可以为种苗在冬季提供一个更适宜的生长温度,因为冬季育苗夜间的温度是不建议低于18度的,白天的温度建议能达到25度以上,只有在玻璃温室和育苗拱棚里面,才能保障冬季育苗的有效温度,保证种苗有更好的生长活性。”
辣椒种植产业还为周边群众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从人工育苗到日常管护,各个环节都需要人手,基地日常用工约300人,采摘高峰期更是接近600人,工人日均工资不低于70元,技术工种如嫁接工,日薪可达600元-800元,实实在在地鼓起了老百姓的腰包。
近年来,丁集镇持续发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户、合作社向高效现代农业转型,积极引入新品种,推动蔬菜产业迭代升级,全方位提升种植效益与质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通过黄瓜嫁接技术和现代化育苗温室的应用,丁集镇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还为当地农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
潘朝伟表示:“未来,丁集镇将继续深化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更多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将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产业链条,推动农业与旅游、电商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